仰韶文化距今大约有7000年左右,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。
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是相当成熟,器物规整精美,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,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。它的装饰以彩绘为主,在器物上绘精美的彩色花纹,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。另外还有磨光、拍印、等装饰的手法。造型的种类有杯、钵、碗、盆、罐、瓮、盂、瓶、甑、釜、灶、鼎、器盖和器座等,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,线条流畅、匀称,极具艺术美感。
左图为仰韶文化晚期(距今5500-4900年) 杏圆网纹 彩陶罐
通渭陇山出土
右图为仰韶文化晚期(距今5500-4900年) 涡纹 彩陶罐
环县博物馆藏
时间的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,仰韶文化分类区别的代表性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。
半坡类型的最早被发现是在西安半坡,距今也有七千年的历史。也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、特点突出、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。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,所以半坡的彩陶有汲[jí]水尖底瓶、葫芦、长颈瓶,另外还有盆类、罐类。
半坡彩陶早期的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。在一件器型上,装饰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,纹样更是自然形态的再现。半坡的纹饰形象可爱,有奔跑的鹿、鱼纹、人面纹、蛙纹、鸟纹、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,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、三角纹、网纹等;生动的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。细想也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吧,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。
图为 半坡文化彩陶纹饰中所流行的鱼纹
庙底沟类型的彩陶,器型主要有盆、碗、罐等。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。
庙底沟彩陶相比半坡就要成熟得多。点、线、面搭配得当,空间疏朗明快。曲面之间,穿插活泼的点和线,使纹样节奏鲜明,韵律感很强。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,是节拍的具象化,更使之仿佛有了较强的音乐效果。这反映了原始人们的恬淡、闲静的心态。
图为 庙底沟文化彩陶纹饰中普遍的纹样
马家窑文化的出现,促使彩陶的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。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,但表现的更为精细,因此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,比仰韶文化有更进一步的发展。
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,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、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、调色陶碟等。马家窑文化的彩陶,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;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、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;晚期多以黑、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。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,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、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,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。彩陶的大量生产,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,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。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,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,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,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,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。
左图为 马家窑类型早期(距今5000-4700年)旋纹彩陶罐
中图为 马家窑类型中晚期 回纹双耳彩陶罐
右图为 马家窑类型 弦纹壶
随着马家窑类型过渡到半山类型,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也就逐渐显现出;最大的特点就是博大、成熟的特色。
半山类型的彩陶,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比马家窑更丰富;它的繁荣昌盛、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、黑红相间的色彩、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、三角纹的配合,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。旋转而连续的结构,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,互相背靠、互相连结、有前呼后应、鱼贯而行、连绵不断的效果,显示一种融合、缠绵的气势。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。
左图为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距今约4500-5000年 神人纹双耳壶
右图为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 旋涡闻双系罐
陶器是圆形的,面向四方,具象图案把人的注意集中在一面,倾向于形成焦点、定点。而具象图案转为抽象之后,整个图案就是游走的了,面向四面,使四面形成一个既没有起点、也没有终点的一气呵成的整体。这样彩陶的绘制自然而然成了移动的散点透视,它让你围绕着彩陶进行“步步移,面面看”的欣赏,又在这彩陶有限的圆面中体会到一种“无尽”的意味。
陶器生产之初,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,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,他们逐渐将一些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、规则的纹饰,纹饰种类越来越多,逐渐演变为单纯的装饰花纹,逐渐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,而是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。
图片来源:国家地理中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