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|免费注册|忘记密码|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||保存桌面|手机浏览|联系方式|购物车
独立客户第6年

南昌市瓷慧科技有限公司  
加关注0

网络开发、程序开发、瓷器销售

搜索
网站公告
瓷慧科技小程序即将上线,敬请关注!
瓷慧科技公众号上线,请微信搜索zcihui关注!
公司旗下多商户陶瓷平台开始招商计划,请联系13767913333(微信同号)咨询!
旗下中国柴窑网,启动全国柴窑建设技术支持。
联系方式


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

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公司新闻 > 陶瓷进化史(连载):战乱中顽固成长的瓷生
公司新闻
陶瓷进化史(连载):战乱中顽固成长的瓷生
2019-03-23IP属地 火星462
        从公元200年直至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。史称的“三国”“五胡十六国”“南北朝”,连年的战乱让百姓颠沛流离、痛不欲生;此时的瓷业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停顿的状态,却是我国瓷器成熟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。


       这期间,制瓷工匠们对胎釉原料的选用、成型、施釉方法,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逐步的改进和革新,使瓷器生产由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。此时,每出现一种新事物,都会把瓷器的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峰,并对以后的陶瓷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。




       浙江是中国瓷器的发祥地,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业迅速的发展与当地窑体系是紧密相连的。其中以越窑体系的窑场分布最广,发展最快,质量最好,产品风格一致。陆龟蒙在《秘色越器》诗中赞美“九秋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”。


       越窑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迅速发展,是当时中国瓷器生产的主要窑场,制瓷工艺比东汉晚期有了很大提高,更加具有了自己的特色。例如上期文章提到的inktype="2"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color: rgb(87, 107, 149); -webkit-tap-highlight-color: rgba(0, 0, 0, 0)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东汉越窑青瓷双系罐,无论是造型工艺还是釉色工艺都比此时的越窑青瓷要逊色许多。

2_副本

西晋 越窑青瓷羊

 

 

     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整体来看,工艺技术提高很快,许多作品很精巧。日用器皿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,陈设艺术瓷和满足意识形态信仰需要的供器方面增加很多,使人们日益了解到瓷器比其他工艺品有许多优越性。因此陶器、金银器、铜器的许多器形,青瓷器也能作出,而且使用日益多起来。这个时期成为瓷器兴盛的良好开端,隋唐以后不断发展,瓷器用具比其他质料的用具越来越多了。

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

 

 

       在当时的成型工艺上,如碗、盘、盏、钵、壶、罐等均用陶车拉坯成型。由于陶车上配置了坚硬光滑的轴顶碗,轴承上的轮盘转速快,成型效率提高,造型规整,胎壁厚薄均匀一致。扁壶、方壶、鸡头壶、羊头壶、虎头壶、槅、俑等器物是将胎泥拍打成片后或用模制,或拼对粘贴,或轮制主体。各类兽头、铺首和柄等零件是用模制、捏塑成型之后粘接成型的。狮形蜡台或辟邪水注一类作品则是模压成左右两半,然后粘合成器。

越窑堆塑谷仓罐


 

        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,它用于陪葬品,所以也称“魂瓶”或“神亭”,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。谷仓罐结构复杂,口部和腹部是分段拉坯,然后粘接而成。底和屋檐是用拍片、捏塑拼对,各式人物、禽兽和细部用模印、捏塑、刻划和镂雕等方法制作。西晋以后中罐作成大口,四小罐被楼台、亭阙和各种堆塑形象所掩没,只占很次要的地位。盖和罐体结合塑出层层楼台亭阙、守卫、佛像、乐队、杂耍人物、飞禽走兽、水生动物,则象征了豪强地主的权势和财富。


      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三百六十余年里,北方和南方长期处于分裂和敌对局面,北方战争频繁,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。而南方战乱较少,社会相对比较安定,因此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。




       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,原因是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到严重的破坏,因此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,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北朝时期。北朝制瓷工艺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烧成了白瓷。


       河北内丘北朝窑址曾发现了白瓷双耳罐等作品;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 (575)范粹墓曾出土了白瓷碗、杯、三系罐、四系罐等器物,也是内丘产品,与同时代的青瓷造型相同。胎泥选择要求较严,含铁量极微,经过初步淘洗,比青瓷细致,没有上化妆土,釉层薄,质地比较滋润,乳白色,普遍泛青,还没有排除氧化铁及其他杂质的干扰,白度不高,氧化焰的控制也不够准确,所以白中泛青,有的四系罐上半部很白,下半部则发青,由此可以证明北朝白瓷尚处于初期阶段。

范粹墓出土的白胎绿彩长颈琉璃瓶



       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,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、佛像石窑,僧尼数量猛增,带有佛教色彩、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。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、莲花等标志性图案。体现在陶瓷器上,最有代表性的是“莲花尊”。


       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,如笔筒、水盂、砚等。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,但造型都很丰富,有蛙形、鸟形、兔形、牛形等样式。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,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、推崇士儒有关联。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,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。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,刻画细腻且逼真,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,也给今人研究建筑、音东、舞蹈、宗教、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。



左图为 莲花尊

右图为  青瓷蛙形水盂

 

       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,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,中原地区大批人员纷纷南下,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,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,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,仍延用圆形馒头窑。在南方,窑炉有了很大发展,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。窑床长度达十余米,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、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,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“挡火墙”,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。经测试,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,烧结程度较好,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,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,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。


龙窑的尾端一般不放烟囱,紧靠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

 

 

       收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,首先要对照此时期的器型,文饰资料。一般来说此时期的器物胎土比较粗糙,多施半釉或釉不到底。由于烧制工艺的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有的陶瓷器胎釉结合不牢固,多有脱釉的现象。由于年代久远,存世量少,一件器物,如少量脱釉,虽然品相不好,但也是有收藏价值。


页尾关注1_副本